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
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
|
【关注】元旦后纺织需求有望短暂回暖,棉市全力以“复”!岁末年初,大型纺企继续接单生产,部分小企业停产放假,各厂开启去库存模式。据部分厂家表示,近期短单明显增多,销售进度加快,市场呈现短暂“暖冬”现象。 感染高峰即将过去, 元旦后纺织需求有望短暂回暖 据江浙、山东等地棉纱贸易企业反馈,12月下旬以来,进口气流纺8S-16S棉纱询价/出货相对活跃,而巴基斯坦、越南、印度等产地低支赛络纺纱表现为“价平量缩”,中高档牛仔布、劳保及家居用品需求有所回落;C40S及以上支数进口纱成交延续清淡、难开张局面。 江苏某中型织造厂表示,近一周多来,受郑棉、郑棉纱上涨的推动,纱厂和轻纺市场国产棉纱报价普遍上调200-300元/吨,但越南、巴基斯坦等产地棉纱无论美金报价还是清关人民币报价则稳字当头,并没有迅速跟进,贸易商观望情绪升温;而港口保税、已清关印度棉纱受国内棉价较大幅度回落、棉纱出口压力上升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的影响,不仅没有随国产棉花棉纱价格上涨反而略有下滑。 从调查来看,自12月份国内疫情管控全面松绑以来,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浙等地陆续进入感染高峰期,很多棉纺织企业职工严重缺岗(小厂表现的更加突出一些),不得不采取降产停产措施应对,包括OE纱、环锭纱等供应量明显下降,有些企业订单交货期向后推迟;再加上截止目前港口进口气流纺纱库存明显偏低(8-10月份印度、巴基斯坦等国纱厂对中国市场棉纱报价、装运大幅减少甚至暂缓),因此进口气流纺纱销售较好。 杭州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负责人表示,截止12月底包括江浙、山东等沿海地区织布厂职工、轻纺市场贸易商感染的比例预计已达到80%左右,对企业而言最困难的时期即将进去,目前棉纺厂、布厂和服装企业开机率已经缓慢反弹,1月上旬对进口棉纱的需求、消费有望迎来短暂的强劲回暖。一方面布厂棉纱、混纺纱等原料库存普遍低于“警戒线”,节前有少量囤货,维持节后生产的刚性需求;另一方面国内外棉纱价格倒挂幅度较10/11月份继续收窄,进口纱竞争力不断修复。另外,近期浙江、江苏等各省份纺服企业纷纷出国抢单,效果比较理想,加速2023年一季度企业复工复产。 已挺过最艰难的时刻, 棉市全力以“复” 在国内消费预期回暖的背景下,郑棉价格继续上涨,下游纺织市场采购热情进一步降温,现货市场窄幅震荡为主。2022年12月26-30日,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为15049元/吨,较前周上涨13元/吨,涨幅0.1%;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4146元/吨,较前周上涨225元/吨,涨幅1.6%。 圣诞节后,受美国股市和油价下跌拖累,叠加全球棉花需求前景仍较悲观,国际棉花价格下跌。2022年12月26-30日,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(ICE)主力合约结算均价为83.84美分/磅,较前周下跌2.11美分/磅,跌幅2.5%;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(M)均价100.02美分/磅,较前周下跌1.18美分/磅,跌幅1.2%,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7080元/吨(按1%关税计算,含港杂和运费),较前周下跌202元/吨,跌幅1.2%。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高2031元/吨,价差较前周缩小214元/吨。 国内纯棉纱市场交投放缓,纺织企业以交付年前订单为主,国内棉纱价格涨幅有所收窄。外纱市场表现分化,印度、巴基斯坦纱价下跌,并未跟随国产纱价格上涨,越南棉纱价格相对坚挺。当前常规国际棉纱价格高于国产纱1734元/吨。国内坯布市场开工率再度下滑,多数订单推迟至年后交货,棉布价格保持平稳。 近日,中国中央财经委员会称,防疫转变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,中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刻。12月29日,商务部表示将通过巩固提升传统消费、加快发展新型消费、优化消费平台载体等措施,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。棉花市场方面,新疆棉加工虽有提速,但仍落后于往年,销售进度短暂提速后再度放缓。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,截至12月29日,新疆棉加工、销售进度分别为72.4%、16.8%,同比分别下降18.1、1.0个百分点。纺织市场上,随着双节备货结束,纱线成交量大幅减少,开工率持续下降。不过,纺织及终端企业普遍看好年后市场消费情形,据初步调查,63%的企业认为春节后订单量将有所增加,约五成左右的企业将在1月中旬前放假。短期来看,春节将至,现货市场以去库存回笼资金为主,考虑乐观情绪的持续释放,郑棉价格有望保持坚挺,等待消费进一步兑现。 |